近日,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9年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,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。
2019年1月,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
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7.6%,同比下降3.5个百分点;
PM2.5浓度为66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8.2%;
PM10浓度为9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5.4%;
O3浓度为7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.3%;
SO2浓度为1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9.0%;
NO2浓度为38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5.6%;
CO浓度为1.8毫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5.9%。
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35.3%,同比下降13.9个百分点;PM2.5浓度为108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6.1%。
北京市1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7.4%,同比下降6.5个百分点;PM2.5浓度为5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52.9%。
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.4%,同比下降1.1个百分点;PM2.5浓度为7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8.9%。
汾渭平原11个城市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28.2%,同比下降3.0个百分点;PM2.5浓度为128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6.4%。
由表中可见,2019年1月,168个重点城市中,临汾、石家庄、邢台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;拉萨、海口、昆明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。根据表格数据分析,空气质量后20位城市中,
山西省占了6个;
河北省占了4个;
陕西省占了3个;
河南省占了5个;还有2个城市分别为
山东的临沂和
湖北的襄阳。
据生态环境部春节空气质量通报,除夕至初一(2月4日-2月5日)期间,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,有
7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,其中
11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。与前一日相比,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级别城市数量分别
增加49个和8个,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。

图1:2018年除夕至初一全国逐小时
重污染城市数量及PM2.5平均浓度

图2:近五年除夕至初一全国逐小时PM2.5平均浓度
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影响,2月4日17时~5日2时,
338个城市PM2.5小时浓度快速升高。5日2时,338个城市PM2.5小时平均浓度达到
139微克/立方米,全国共有116个城市PM2.5小时平均浓度大于
150微克/立方米(PM2.5日均标准值为75微克/立方米),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。其中,呼和浩特市、乌兰察布市、松原市等40个城市PM2.5小时平均浓度大于250微克/立方米,为严重污染。

图3:近五年除夕至初一全国逐小时重污染城市数量
从近五年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来看,2019年338个城市空气质量
总体有所好转,
PM2.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.2%,较前三年平均下降了31.9%。峰值污染期间全国重污染城市数量较去年春节
减少了12个,较前三年平均
减少了53个。